跳到主要內容

教學省思

教學與評量省思紀錄表

教學科目

國文一

評量班級

日一忠

評量類別

107學年度第一學期 期中考

紀錄日期

107/12/30

教學範圍

第一冊第4-6

    

吳如琳

評量成績

0~9

11~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人數

0

1

2

2

1

6

6

4

2

1

教學內容/教材教法檢討及改進

第二次期考課文分別為「左忠毅公佚事」、「長干行」、「火車與稻田」,內容主題各不同,內容涉史地、國學、樂曲與環境變遷,介紹重點分別讓學生了解人物性格的養成與藉賓顯主的寫作技巧:古樂府的形成與不渝的夫妻情感;分析時代變遷隨之帶來城鄉差距與親子堅代溝。

第二次期考加重文言文份量,紀傳式的「左忠毅公佚事」與樂府詩「長干行」,雖為文言,實則淺易,但學生對文化歷史的認知仍嫌不足,課間必須複習中國史與地理,所費時間不少,教學上特別重視內容比較、統整,反覆練習。而白話文「火車與稻田」較能引起學生共鳴。

學生學習狀況檢討及改進

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他們透過老師可以快速有系統地吸收到相關知識;低成就的學生,一堆文史資料整理,給予不少無形壓力。

對於學習能力好的學生,老師可以多給予相關文史資料,並指定作業嗄月書籍及網路,以提供學生自行學習;對於低成就的學生,則透過人物故事講述,提高學習動機,以評量加強刺激。

評量方式與結果檢討

評量方式採紙筆測驗,隨堂測驗10大題填充,內涵作者、注釋、國字注音、國學常識,於期中考前三課複習考,測驗內容加強對文意的理解。

評量結果顯示班平均和其他受試班級班平均皆落在50~69,顯示題目難度中間偏難,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仍覺吃力。教師於課堂間加重強調部分,學生答題較得心應手,唯統整能力尚待加強。本次試卷另有10%閱讀測驗,可測量出學生的閱讀能力,正確平均佔6%。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