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學計畫 / 教案 / 醉翁亭記

國文科教學活動設計  醉翁亭記                                                        

單元名稱

醉翁亭記-歐陽脩

教學時間

200分鐘

教材來源

國文第四冊

教學對象

高一

 

 

教材研究

 

      本文旨在記醉翁亭上的山水之美、宴遊之樂,並抒發與民同樂的胸懷。

全文四段(),通篇皆以「樂」字貫穿。寫作技巧上,巧妙地結合敘事、描摹、抒情等筆法;文中最特殊的用法,莫過於「也」、「而」的虛字,使得句型變得錯落有致,文氣舒緩婉轉。

本課作者遭遇困境,但仍然以悠然自得的態度面對,正可以做為生命教育的典範。      

教學人數

 

 

 

融入議題

生命

設計者

吳如琳

學生學習條件分析

學生已學過蘇轍黃州快哉亭記、范仲淹岳陽樓記皆是貶官之作,且以「記」為題的文章。學習本文時,可以體會到另一種貶謫文學的風格。

教學方法

講述、問答、朗誦、討論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一、認知方面

1.    認識遊記類散文

2.    了解本文寫作的年代與背景

3.    明瞭本文體裁及謀篇裁章之寫作技巧

4.    了解作者的生平梗概、學經歷程、思想淵源、文學成就

5.    了解作者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評價

 

 

二、技能方面

1.    分辨課文中所使用的成語或名句之昔今意義的不同

2.    找出本課駢句、散句的交互運用的情形

3. 練習「……者……也」的句式所構成文章特色。

4. 練習「剝筍法」(逐層脫卸法)的寫作技巧

5. 找出本文的重要修辭─對偶、互文、錯綜、借代、層遞等

6. 朗讀本文添加了大量對偶句、虛字後的音韻之美

三、情意方面

1. 培養在面對挫折、逆境時,以順處逆的人生觀

2. 體會古人遭貶時,如何排解心中抑鬱激憤之道

3. 體悟寄情於山水間,與民同樂的情懷

4. 欣賞本文回環往復的韻律和諧之美

 

 

 

 

5. 欣賞本文駢散相間,又富於變化的辭采之美。

6. 本文就情意部分,教學時可加入生命教育的課題,讓學生

們學習作者遭貶謫時,仍能悠遊山林,坦然自得的豁然心境。

 

 

 

時間分配

節次

     

 

 

闡述題解、指出學習重點、講解題解、介紹作者生平。

 

 

講解課文首段至二段的章法結構、句型、文意、修辭以及寫作技巧。

 

 

講解課文三段至四段的章法結構、句型、文意、修辭以及寫作技巧,語文表達能力之檢討。

 

 

全文的賞析觀照、與生命教育的結合。

 

教學目標

           

 

1.認識遊記類散文

2.了解本文寫作的年代與背景

3.明瞭本文體裁及謀篇裁章之寫作技巧

4.了解作者的生平梗概、學經歷程、思想淵源、文學成就

5. 了解作者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評價

6. 分辨課文中所使用的成語或名句之昔今意義的不同

7.練習如何鍛鍊字句

8.找出本課駢句、散句的交互運用的情形

9.練習「……者……也」的說明句式

10.練習「剝筍法」的寫作技巧

11. 找出本文的重要修辭─對偶、互文、錯綜、借代、層遞等

12.模擬古人投壺、九射格遊戲,體會古代宴飲的樂趣

13.培養在面對挫折、逆境時,以順處逆的人生觀。

14.體會古人遭貶時,如何排解心中抑鬱激憤之道

15.體悟寄情於山水間,與民同樂的情懷

 

【第一節課】

壹、 學習重點和題解:

1.遊記類文章的特色。

2.作者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壇領袖。

3.作者的文學成就

4.體會「與民同樂」的境界

5.欣賞本文運用特殊句法所形成的語言特色。

6. 醉翁亭的地理位置、作亭者、命名者?

8.     本文的旨趣何在?

貳、作者部分

  一、生平梗概

1.  孤苦幼年,勤奮力學。

2.少年登第,幕僚生涯。

3. 剛正敢言、兩度貶官。

4.主持貢舉,改變文風。

5.立朝為相,盡忠輔政。

  二、歐陽修與古文運動

1.提倡古文(文從字順、簡而有法)

2.領導宋代古文運動

3.北宋文壇領袖

4.獎勵後進(王安石、曾鞏、三蘇)

5.堪稱北宋古文宗師

  三、文學成就

1.     主張明道致用(韓愈、柳宗元主張有何不同?)

2.     反奢靡文風(西崑體)和險怪奇澀之文

3.     詩文風格─(1)文:平易自然,婉麗多姿

                     (2)詩詞:婉約清麗,語近情深

                     (3)尚有賦、駢文

4.     歐陽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五代史記),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六一詩話」(詩歌理論)

  五、文章評價

      蘇軾評其文:「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第二節課】

第一段()課文分析

大意:寫醉翁亭的位置、建造者、命名者,並強調命名的意含,以聯繫「醉」與山水的關係。採用「剝筍法」。

1.     首句:「環滁皆山也」,歷來被譽為錘鍊文字的典範。

2.     起筆以剝筍法來凸顯醉翁亭的地理位置,由遠而近,由大而小:環滁皆山→西南諸峰→瑯邪山→釀泉→醉翁亭。

3.     接著採用自問自答方式,引出作亭和命名者誰?

4.     段末: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二句,表達作者的寄託所在?

5.     全篇文眼點出(山水之「樂」),請同學找出來?

第二段()課文分析

大意:分向敘寫早晚和四季的山景變化,以照應上段的山水之樂。

1.本段乃針對首段進行「寫景」描繪,呈現山間之朝暮與四時的不同。

2.寫四季的文句中各用何字妥貼地點染出四季的特徵?

【第三節課】

第三段()課文分析

大意:寫除人遊山及太守野宴之樂,並強調太守醉酒,以應照第一段的「醉」與「酒」。

1.本段極生動的描繪手法,寫滁人遊山之樂,賓客與太守宴酣之樂。

2.由自然山水之樂轉寫滁人、賓客之樂,透露出什麼樣的訊息?

3.「滁人遊也」─寫遊山之樂

4.「太守宴也」、「眾賓懽也」、「太守醉也」-寫宴酣之樂

5.「……者……也」本課幾乎全篇使用此類的說明句式

6.觀察其寫景、人之筆法,亦是層遞法,由外而內:

          寫景:山水之樂→四時之樂→遊宴之樂

          寫人:遊人→宴客→太守

7.「互文」修辭: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泉香而酒洌,使上下文句語意互相補足。

8.「借代」修辭:傴僂提攜?絲竹?

9.模擬古人投壺遊戲、九射格遊戲。

第四段()課文分析

大意:分層總結禽鳥之樂及太守之樂,並強調太守之樂是「與民同樂」,以點明「題旨」。

1. 宴罷人歸

2.  一動一靜的對比(景物,人/)

3.禽鳥之樂→宴遊之樂→太守之樂(層遞)

4.太守所樂之事為何?

5.最後設問作結,回應首段「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第四節課】

1.      課文出現了不少的名句、成語,請同學分辨其今昔意義之不同?

2. 同屬貶官的作品,本文與岳陽樓記、黃州快哉亭記有何不同。

3.以歐陽修雖身遭貶謫,卻能悠遊山水之間,豁達面對人生挫折為例,引導學生以健康樂觀的態度面對困境。

4.引導學生經驗交換,如何面臨生命中的挫折?以及解決的方法。

 

 

 

 

10

 

 

 

 

 

 

15

 

 

 

 

 

 

10

 

 

 

 

 

10

 

 

 

 

 

 

 

5

 

 

 

30

 

 

 

 

 

 

 

 

 

 

20

 

 

 

 

 

30

 

 

 

 

 

 

 

 

 

 

 

 

20

 

 

 

 

 

 

5

5

 

15

 

25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